北京盛世荣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您的位置:北京盛世荣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蓝 皮 书[文章专题]地区篇
在线留言 电子信箱 加入收藏 网站地图

湖北省绿色农业发展报告(2011—2017)

作者:中国果菜 来源: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 收录:2018-8-26 点击:38410

一是形成了我省粮油果蔬茶等大宗作物科学施肥体系。主要措施是打造“测、配、产、供、施”一体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。在省级专家组的指导下,发挥各县(市)土肥站、基层农技服务中心及技术人员的作用,进行实地采样并进行测试(测试体系);通过区域施肥推荐指标体系,制定配方肥料配方和制定测土配方施肥建议确定施肥建议(配方体系);通过农户技术培训指导,形成示范应用样板,指导和引导农户按施肥建议购买和施用肥料(施肥体系);配方肥定点加工企业根据配方及施用范围,进行定点生产和配送配方肥料(配方肥生产体系);农技部门与定点企业确定各个配方肥配送中心和配方肥定点供应点,确保农户及时准确购买到配方肥料(配方肥供应体系)。全省各项目县市均基本建设完善了这“五大体系”,实现了“测、配、产、供、施”一体化技术推广服务,有力地推进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配方肥的应用。其中,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向经济作物延伸,2015年省农业厅在恩施市、建始县、利川市、鹤丰县、南漳县、谷城县、保康县、夷陵区、五峰县、当阳市、竹溪县、房县、赤壁市、英山县、孝昌县等30个县、市(区)开展茶叶专用肥试验示范,总结形成了一套施肥技术方案。其中专用肥研发,填补了我省经济作物无测土配方专用肥的空白。目前已经发布了上述五类作物的施肥配方,初步形成了科学施肥技术体系。

二是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体系。根据耕地实际情况,按照“田成块、路成型、林成网、沟成渠、排灌便利、旱涝保收”的指导原则,主要集成七种农田建设技术模型:1、冷浸潜育型:通过开沟排灌、修缮田间节制闸、田间道路附属工程建设等方式,达到排水和减低低下水位的目的。2、干旱灌溉型:通过扩大和开发水源工程、渠道工程等项目建设,达到改善灌溉条件目的。3、坡地梯改型:通过土地平整工程、小型水源工程、生物防护工程等手段,达到提高灌溉保证率、优化耕地质量的目的。4、瘠薄培肥型:通过测土配方施肥、田间积肥工程等手段,达到改良土壤肥力的目的。5、障碍层次型:通过深耕翻动、种植绿肥等措施,达到提高土壤肥力和单产的目的。6、渍涝排水型:通过田间排灌工程、田间附属工程建设,达到降低地下水位保丰收的目的。7、酸化耕地型:通过调整施肥结构和种植结构,达到土壤改良的目的。2016年,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门发布《关于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进一步加强了省级统筹,强化了项目整合力度,创新了项目推进机制。

三是构建有机质提升技术体系。通过集成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(稻-稻机收机耕埋草(全量)腐熟还田、油-稻旋耕埋草腐熟还田、秸秆覆盖腐熟还田和稻-稻留高桩(半量)腐熟还田)、种植绿肥(白菜型油菜、浙紫五号、紫云英、大叶红花)、增施有机肥料(腐熟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)和土壤酸化改良技术(施用生石灰和土壤调理剂),使我省耕地有机质得到显著提升。据项目区耕地质量定位监测,2016年与2010年相比,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3.5g/kg,速效磷提高1~2mg/kg,速效钾平均提高8.87mg/kg,酸碱度逐步调整到合理水平,土壤团粒结构和耕地立地条件得到明显改善,耕地质量提高1~2个等级。

>

湖北省绿色农业发展报告(2011—2017) 共有15页,您还有9页没有浏览

湖北省绿色农业发展报告(2011—2017)
首页 上一页 [2] [3] [4] [5] [6] [7] [8] [9] [10] 下一页 尾页  页次:6/15
责任编辑:WANYOU 【复制链接】【我要纠错